【电子信息学院】党委副书记(主持工作)吴涛:守正创新,格局高远,引领师范新发展
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2-04-12 点击数:

一、弘扬传统优势,承接时代使命

办学历史是建校之基,时代使命是发展之本。第一师范经过千年书院文化的积淀与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,其本身就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紧密结合的产物。其传道济民、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传统,胸怀天下、敢为人先的革命传统,实事求是、立德树人的教育传统规定了第一师范历史价值定位与时代价值定位,就是既要坚持赓续学校历史文化基因,更要融入新时代,主动对接国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局,塑造学校的新时代责任与使命。

(一)坚持百年师范本质本责,坚定不移的搞好师范教育

师范教育是第一师范建校之本,也是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环。新时代,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办师范大学,第一师范必须鼎故革新,新师范是对原有模式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,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否地,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。开展高水平、高层次、高质量、高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,是对百年师范长期积淀的师范文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,既是坚持办好师范大学的唯物辩证法,也是新时代对师范大学的新内涵新使命规定。

(二)坚持赓续一师红色基因,打造红色基因传承与教育全国示范校

以毛泽东、杨昌济等为代表的革命先辈,在一师范期间萌发建党初心,踏上建党和革命斗争道路,为一师留下了深厚的红色精神财富,这是第一师范与建党百年历史紧密融合,积淀下来的独有的精神财富与红色血脉。红色是第一师范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识别体系,也是第一师范立足当代,以及未来发展的最本质、最厚重、最鲜亮的底色。

新时代,第一师范的新使命内涵必然内置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。如果将师范教育传统看做是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活动,那么深厚的红色精神、红色基因就是一师人对民族复兴、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关切的意识产物。将建团建党精神,读无字之书,忧国忧民、心怀天下,以及培养“大先生”,为国育英才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是新一师的历史责任。面向湖南和全国形成红色文化研究、教育和传播品牌,建成红色基因传承好、红色文化研究深、红色教育强的特色鲜明的红色传承与教育全国示范校,既能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红色精神谱系研究提供发源性价值,更是坚持党的领导,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,是夯实百年师范之基的,面向未来之路的必然。

二、把握时代脉搏,开拓新师范新格局

(一)开创全国师范高校发展新模式

1.建构新师范观,创新师范院校内涵体系。全国师范院校对于师范职能与内涵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20世纪中后期认知水平,部分专家学者敏锐的感知到原有关于师范和师范院校认知的局限性,并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。但是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多,具体结合时代实践的少,正如马克思说的“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。

师范院校仅局限于教师培养是一种狭义的师范观,师范的本意是学习的典范、榜样,不仅是教育职业性的师与范,更应是像毛泽东、杨昌济等一师学人那样为民族复兴、救国救民、心忧天下,投身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敢为人先,率先为范。师范院校必须内视自我格局,外化于国家大局,不应该只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旁观者或者简单的人才供给站,而应该是国家发展与区域经济,科技发展的自觉参与者,积极实践者,重大贡献者。

2.建构协同育人特色机制,凝炼师范院校新时代办学规律。新时代,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、科技水平、产学研合作的要求更高、规格更严、知识更新,师范院校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模式办学,培育的人才就会与时代发展的实际脱钩,就是教条主义的育人思想,就会导致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发展。新时代党的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人民幸福,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新一师要跳出一师,跳出师范来把握这个最大的时代特征。

新时代,师范院校办学,可以从两个方面为抓手,一是坚持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原则,在信息类学科人才培养中建新功。就是要坚持对标对表国家“三新一高”战略,坚持改革开放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将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到社会科技文化发展,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链条中。立足前沿科学技术、区域经济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,建设新型信息类学科,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服务平台。建成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的协同、开放式办学体系。二是坚持学科建设信息化、智慧化共同特征原则。将信息化、智慧化交叉融合到学校各学科建设中去,形成典型的第一师范学科特色标识,在推动国家前沿科技发展、信息化建设,教育现代化,服务国家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担使命,亮身份。

(二)建设智慧型师范人才标准,取得国内新型师范人才培养标准话语高地

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立足于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、学习条件而制定,对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智慧教育、智慧学习等现代化素养几乎没有响应。第一师范应率先在全国开展智慧型师范人才培养目标、培养方案、课程设置、联合育人等各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探索。探索建构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智慧型师范人才标准,取得全国新型师范人才培养理念话语权。

三、建设高水平新工科,助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师范大学

建设高标准新工科,带动其他新兴学科专业发展,建设对接和服务国家、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。通过发展新工科,建设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信息类学科专业,强化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。新工科建设要着眼学科发展前沿,打造既能满足人才培养教学需要,又能满足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科学研究需要,能够开展校企合作科研攻关的应用型实验平台。建设学科前瞻性、设备先进型、技术引领型、协同育人特色型,校企合作、校地合作突出的新工科。建成一流工科专业,建成一流工科试验平台,建成一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,建成一批校企联合科技攻关项目,形成一批科研转化成果,建成一批就业合作单位。

(一)传承百年师范传统,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化发展

坚决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,加强“两坚持两拓展”,加快建设教师教育全体系发展机制,坚持小学教师教育特色,拓展其他层次师范教育。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,发展和完善学校服务各层次教育发展的能力和质量。

(二)建设高质量“红色学院”,建强一师红色品牌

坚决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建设高质量、高水平“红色学院”,开创一师红色文化发掘与研究,传承与发展新格局、新境界,建成“红色一师”。对于发展和完善湖南红色文化谱系,促进全国红色精神谱系研究,发展红色精神的新时代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,也是建强第一师范红色品牌的重要路径。

(三)挖掘城南书院文化,厚植一师文化底蕴,赓续湖湘文脉

联合地方政府,加强城南书院传统文化体系建设,重现古城南书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价值体系,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,坚持文化自信,拓展文旅价值具有重要意义,对厚植第一师范历史与文化底蕴,拓展学校新时代文化传承功能和价值,提升学校内涵与社会影响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。

Copyright© 202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-办学思想大讨论专题网站 技术支持:LLC